面试感悟

Preface

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叙述我的感受,酝酿了片刻,觉得还是从头说起吧,

2019 年步入大学,那时候的我还什么都不会,对计算机怀有憧憬和热血,

当时也下定决心要去读研究生,可随着学习和生活的步调越来越大,

尤其是疫情,可以说疫情改变了我对最开始的计划,疫情那一年,

我和我女朋友分开了,并且控制力比较差,导致绩点猛滑,大概率无缘保研,

等到了开学,浑浑噩噩的我,每天只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就沉浸在打游戏的生活中,

但是也是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明白了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于是决定工作,

破釜沉舟的决心吧,所以当真的做下这个决定后,每天都处于紧绷状态,

不愿意失败,也不甘心失败,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和我女朋友复合了,

仿佛一切都有了方向,于是我压制自己的惰性去学习,去准备工作,

2022年,我抱着试试的态度,投了字节的暑期实习后端开发岗位,

没想到过了笔试也过了三轮面试,写下这篇文章的明天就是 HR 面了,

但我并没有那种很开心的喜悦,反而更多的是沉默和思考,

这些就放到余下的篇幅里去描述吧,但我不打算去记录面试的问题,

而是去记录面试以及面试后带给我的思考。


Details

  1. 一面

    最大的感触就是,自己对一些底层技术,仅仅只是了解,或者说只是记忆,

    因为为了准备面试,不得已加快学习进度,去学习一些项目,走马观花,

    不仅导致基础不牢,甚至项目框架部分也是摇摇欲坠,仅仅会用,

    我感到不安,感到羞愧,所以在这一面结束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去花时间巩固,

    重要的不是学了多久,而是如何学习,code less,code smart,

    而最让我懊悔的是,在反问环节,我问面试官如何看待八股文

    尽管才过去不到一星期,但是每天我都饱受因为我的自以为是,

    问出这种愚蠢的问题,不是说如何看待愚蠢,而是用八股文愚蠢,

    在三轮面试结束后,我深刻意识计算机底层知识的重要性,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肯定不会再用这种词汇去侮辱真正智慧的结晶。

  2. 二面

    反问环节我问面试官:是该继续学习 Java 还是说学习 Go,

    面试官给我一个醍醐灌顶的回答,大概意思就是,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工程师,比如 Java 工程师或者 Go 工程师,

    每一种语言更像是一种工具,用在不同的场景,发挥不同的作用,

    不禁让我想起来大一的 C 语言课上,老师曾说过,你不需要会那么多语言,

    但是一定要一门熟悉吃透的语言,结合这次面试我或许明白了,

    你可以熟练运用一种工具,但是也要结合其他工具,才能盖起大厦,

    所以我决定先继续巩固 Java,在入职之前花时间去学习 Go 以及其他。

  3. 三面

    仍然是反问环节,不得不感慨,面试带给我的影响远超过面试的结果,

    我问面试官有什么需要学习或者改善的地方,他说记录博客并且最好用英语,

    首先阅读英语文档是程序员的必备技能,同时也是接触新技术的重要途经,

    而过了几天,我和隔壁寝室的大佬请教学习的过程中,他向我推荐了国外公开课,

    我感到无比的兴奋以及对未来有了新的方向,我很感激这些前辈包括同学,

    对技术和学习方面上的无私传授。


Final

趁着入职前的三四个月的空档期,把底层知识重新巩固一下,

并且整理一下过往的学习笔记,Later Equals Never,

先辈们已经把经验和技巧都传授给后辈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的我,

为什么有借口去安然呢?努力尽力的走下去,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就好。


PS

2022/3/16 完成 HR 面,苦苦等待了很久没有音讯,最后于 2022/4/7 拿到 offer,

暂定于 5/10 入职,总体来说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还是缺少经验加上自身能力不足,

没有多投几家公司并且知识储备不足,导致有惊无险地拿到这个名额,算是侥幸吧。

对于这份实习,我更多的是担心和惶恐,感觉自己本身能力其实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

希望在入职期间能够提升自身实力和见解,对于整个行业和自身发展有一个更深的把握。

除此之外,和女朋友在结果出来之前 3/24 分开了,心平气和地互相分开了,

还是前往原先定的城市,做好自己该做的,可以适当停下脚步,但是不能停止前进。